亚历山大港,沐浴在午后的阳光中,沿着滨海大道前行,感受着阳光的温暖,呼吸着清爽的空气,边走边拍。时而停下脚步,取出随身的图画本对着感兴趣的建筑图案、清真寺或雕刻精美的柱头即兴涂鸦,以满足对这里的一切好奇。这座城市,有太多值得慢慢欣赏的历史遗迹、古老建筑与地中海风情。拐进街巷,室外咖啡店里,人们在悠闲地品着咖啡,四周欧式的老建筑,在阳光里投下斜斜的影子。身着各色传统和现代服装的行人,点缀着城市,让这些古老的建筑焕发出它的灵动。电车车身漆着鲜艳的色彩慢慢从眼前驶过,车上的乘客与你目光相遇,都会报以美好的微笑。特别是车上的男女学生,一双双清澈的明眸,他们的热情与活力呈现的是埃及的明天。
今年是中国与埃及建交60周年,中国文化部、埃及文化部合作举办“2016中国-埃及文化年”。作为中埃文化年开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对画:2016中国-埃及文化年开幕展》于一周前的1月23日,在埃及开罗歌剧院哈纳吉尔艺术中心开幕。我的一幅名为《亚历山大的午后》的丙烯画,就是应邀为此次画展而专门创作。说起绘制这幅画作,让我又忆起几年前在埃及的情景。
2012年1月,我作为美术工作者受邀参加“埃及文化多样性”论坛。一到开罗,紧邻尼罗河畔的弗拉明戈酒店灯光明亮,在夜幕中吸引了我的注意。酒店的标识,是一个跳弗拉明戈舞蹈的女子剪影,这让初到此地的我感到,古老的埃及文明里融汇着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从骑着骆驼参观吉萨金字塔,到在开罗老城区的哈里里市场,观摩各种埃及精美工艺品;从前往撒哈拉沙漠深处,由沙漠居民贝都因人引领冲沙,体验惊险之趣与阿拉伯风情,到找寻沙漠中的锡瓦绿洲,在声声赞叹中感受大自然的惊奇与神秘;从夜游尼罗河观赏埃及歌舞、两岸美景,再到赴北非地区的第二大海滨城市亚历山大港进行多元文化的探寻和研讨……一路风景,改变着以往我对埃及的色彩印象。这里原来不只是沙漠的颜色,还有绚丽的蓝、绿、红;这里不仅有古老的文明,还充满着蓬勃的现代气息。
能够入画的内容实在太多。从事美术工作的职业习惯,使我更关注可以收录于画面的人文片段。这次参展的画作《亚历山大的午后》,就是取材于亚历山大港某个街道的角落。斜射的阳光投洒在一间自行车铺,两位市民正通过不同介质专注阅读;海风吹拂,婆娑摇曳的植物与墙面投影构成美丽的图案;一只蜷卧在市民身边的猫咪站起身,长长地伸个懒腰,回头张望……这个画面在我记忆中一直深深保存。画面中来自中国制造的自行车、市民身上的阿拉伯白袍、围巾等,都是新时代丝绸之路上经济往来的特征。两位普通的埃及市民,一位在阅读报纸,一位在用手机阅览信息,新旧媒体的转换与交融,让我感触良多。2012年底,中国华为启动埃及网络运营中心,服务面向北非地区,又给这个画面赋予了中国与埃及经贸往来的新意。恰逢这次展览,我用绘画的形式将此表现于画布,画面主调采用海滨城市的蓝色。亚历山大港是埃及在地中海岸的一个港口,也是埃及最重要的海港,它与地中海沿线国保持着商贸往来,历史上曾是古代欧洲与东方贸易的中心,由于气候温和,也是国际著名的旅游度假之地。蓝天、大海的颜色,是我对这座城市的色彩认知。
在埃及行走,太多的古迹名胜、人文景观,处处都能激发人端起相机或拿起画笔将所见定格。据说世界公认的古代七大奇观有两个在埃及,一个是吉萨金字塔,而另一个就是亚历山大灯塔。在一个风雨之日,我再次来到亚历山大灯塔,地中海激荡的海浪,翱翔的海鸥,雨中静坐岸边的猫咪,凝望着宽阔的大海,让人欣赏到古老的灯塔不一样的表情。我觉得,到一个国家旅行,把打动自己的风物用画笔呈现于画布,是加深了解认识的好方法。(郭红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