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埃及】古埃及的基督教修道制度
基督教修道制度起源于罗马帝国统治后期的埃及,被视为古代埃及对基督教的主要贡献之一。埃及修道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以安东尼为代表的原始修道模式,即单独隐修;以及经帕克米乌等人的发展,出现的集体修道院。尽管之后修道院遍布帝国境内,但各个派别均认为埃及是修道主义的核心区、不同修道院的共同家园。
修道制度兴起的诸多因素
基督教修道制度起源问题异常复杂,涉及历史学、宗教学、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方面内容。总的看来,修道制度是在罗马帝国晚期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广泛吸收了东西方神秘和禁欲思想而兴起的一种基督教革新运动。修道主义的思想来源涵盖了犹太教的禁欲传统、东方宗教的影响、希腊哲学的影子以及基督教自身特点。
作为滥觞之地,埃及本土对修道制度的兴起有很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罗马帝国对埃及的高压统治及其“竭泽而渔”的政策,是修道制度产生的政治经济原因,因为只有隐修者才能逃避纳税义务;埃及遭受了基督教历史上最严重的迫害,作为对罗马帝国基督教政策的回应,一些人受到殉教者精神的鼓舞开始过上修道士的生活,这或许是修道制度出现的宗教原因;埃及民族主义的复兴及其独特的文化背景是修道制度兴起的文化原因;躲避战乱和瘟疫等疾病成为埃及部分民众走上修道之路的社会现实原因;此外,埃及的气候与环境也使最初的遁世隐修成为可能。
埃及的安东尼创立了修道制度
谁是第一个基督教修道士,至今依然众说纷纭。传说一位叫保罗(229—342)的埃及人是第一位基督教修道士。他在埃及沙漠中的一棵棕榈树旁的山洞里居住了90年,仅靠树上的果实维持生命,最后还建立了以其名字命名的修道院。但人们一般把修道制度的创立归功于埃及的安东尼(251—356),同时代大主教阿塔纳修的《安东尼传》使之身后享有盛名,并获得了“修道制度之父”的美誉,而名垂千古。
安东尼之所以被视为早期修道运动的奠基人,不仅因为他把独修生活推向了高峰,更为重要的是他吸引了很多人效仿他的生活。作为修道制度的创始人,安东尼创导了一种生活,还为修道运动提供了神学理论基础。安东尼推崇对上帝和基督的虔诚信仰;倡导禁欲主义生活;宣扬蒙昧主义、寄希望于末日和天国;主张“三位一体”、反对异端等。安东尼同一些异教学者辩论,维护了基督教的教义;他反对统治者对基督教的迫害,但也和帝国政府时有合作;安东尼虽然极力倡导个人苦修,但并未完全脱离社会,这就使得具有“出世”特征的修道制度从一开始就没有完全摒弃基督教的“救世”特点。
帕克米乌创建集体修道院制度
在埃及兴起的修道运动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参与,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些修道团体。将以半集体生活为主要方式的团体修道方式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修道院,则应归功于曾参加过罗马军队的帕克米乌。他改变了挑战生命极限的隐修方法,建立了高墙环绕的定居社团。正是在帕克米乌创导下,作为一种有规则的社会生活,集体修道院制度首先发端于上埃及。
帕克米乌制定了一个有一百九十四款内容的条例。按照条例要求,修士们要严格遵守,共同服从修道院院长的领导。每一名修士都有一间属于自己但不能锁闭的小居室。除了祈祷和冥思外,修士们被要求工作。因为修道院是自给自足的组织,所以每一个社团都有独特的手艺。修道院作为当时文化焦点,不仅承担治疗人类灵魂的义务,有时还负责治病救人。
帕克米乌创建的集体修道制度很快取得了成功,很多埃及人加入到集体修道院中来。到346年帕克米乌去世时,埃及已有9座男修道院和2座女修道院。据历史记载,作为特例,仅在奥克西林库斯一地就有1万名修道士,亚历山大里亚及其周围地区也有7500名修道士。修道运动的迅速发展还可以从390年的复活节庆典中看得出来,史载当时有不少于5万名修道士庆祝这一节日。尽管古代数目的估计经常被视为过分夸张的文字推测,但宗教人群的数目在总人口中占据着相当大的百分比。这点我们可从当时流行的“在埃及找神容易找人难”的口头禅看出。
大瓦西里是系统修道院制度的制定者
东方的大瓦西里约在357年访问了埃及,并成为帕克米乌的信徒,是小亚细亚修道制度的组织者、创导者,是系统修道院制度的制定者,其教规至今仍被东正教所遵从。因将《圣经》翻译成拉丁语而著名的哲罗姆也曾造访过埃及,后来还建立了一所男修道院和一所女修道院,并亲自担任男修道院的院长。修道思想和集体修道院最早就是通过哲罗姆的介绍而为西方世界所了解的。
帕克米乌所创建的修道院制度也成为圣本笃的榜样,后者于6世纪在卡西诺山建立了以埃及为模型的更为严格的修道院,并成为后世西方修道士的精神领袖。此外,埃及的基督徒莫罗兹在罗马军队中服役时,先后到北欧和瑞士传道,现在瑞士的一个小镇上还有以他名字命名的修道院。还有一些证据表明,科普特传教士的活动甚至远达爱尔兰。爱尔兰的修道制度明显更接近于帕克米乌式的,而不是本笃派的。
(作者:内蒙古民族大学政法与历史学院,田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