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故事】与印度阿三哥在埃及同住的故事
建筑之外,建筑湿的闹心日子也是浓墨重彩。
这里的生活脱不开宗教,还有神奇的人。
其实从德国跳到埃及,这心里落差确实挺巨大的,三哥刚到的时候虽然各种担惊受怕,但还看得出对这个地方有着想要探索的好奇心。我们要做一个关于德国城市汉堡Hafencity地区的汇报,他在找资料的时候看到一段汉堡城市宣传片,忍不住还是留下了两道热泪,抱着组员哭道,想死德国了。
他有天脑子抽风,去查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第一开罗,第二德里,第三新德里,第四也是印度某个城市。告诉我这消息时,正坐着的士赶去学校,左侧是尼罗河,右侧是密密麻麻的居住楼,开着窗子,外面尘土飞扬,他无比自嘲地傻笑。前面一头驴挡住了很多车子,“哇哦,这里跟印度真的一个样。Ian你绝对不会比我更快适应这里的。”
埃及在我脑海里,其实一直停留在法老、金字塔时代,但其实现在的城市已完全是伊斯兰文化。大城市有许许多多的相似,开罗作为有一千八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却不是天气预报里听到然后想象的高楼林立的模样。除了整个城市里占到总面积一半以上的贫民窟和非法聚集地,还有刚来这里时就听说的“Death City”,有的也叫做City of Death。是在城中心大片大片的埋着过世先人的区域。大多是一层的建筑,往下有些挖了房间,很多是在地面上立了墓碑,而且仍然有少部分人住在这。埋在这里的先辈从将近一千年到几百年,一直到现代近期的都有。由于在设计课的场地边上也有很大一片死人城,我们跟着老师一起从中间穿过,房子排列的很紧密,中间大大小小的院子分不出来是私人的还是公共的,但都布满了墓碑,一个挨着一个。
我们从地势高的地方渐渐往下走,初夏刚开始热的太阳炙烤着,一直能看到远处的楼房和近处的各色墓碑。有一只鹰飞过,就有了上面那张照片。与整个开罗的喧闹声完全不同,这里非常安静,只听得到我们的脚步和偶尔冒出来玩耍的小孩。Nabeel教授说,城里大片的死人城影响到城市发展和规划,现在已经不允许把过世的家人再葬在这里了,希望有好的发展建议,可能会考虑做成公园什么的。德国老师Christoph听了有一些震惊。他从88年读书的时候开始造访埃及,比我们班许多在开罗社会地位高的家庭里长大的同学仿佛更像埃及人,熟悉开罗的许多街道和房子。从那时第一次来知道死人城的存在,就认为这里是城市的一部分。现在开罗在给旧城做推广,让大家认识伊斯兰老城的存在,而死人城似乎有更久的历史,或许应该再思考一下怎么把这种特殊的存在合理的表达,而不是废弃或者强硬的改造。
晚上Christoph带着我们去尼罗河上坐帆船,惆怅了一个月被作业压垮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从四季大酒店的港口出来,飘到尼罗河中间,两岸虽没有灯火通明的壮观,但也是星星点点的灯光,沿着河的各家聚乐部放着不同的阿拉伯音乐交织在一起,还能隐约看到Zamalek岛上摇晃的棕榈树。Christoph说,以后心情不好,就来尼罗河上坐坐帆船,什么烦恼就没有了。这时候我们撞上了礁石,大风吹了起来,水手也不会操作转向,大家就聊着天,吹着尼罗河下游飘来的风,等岸上的人来救援。
Asmaa担心,这一学期的课大多让我们见识的都是城市的贫民窟,各种亟待解决的矛盾和冲突,会让我们对埃及留下不好的印象。我跟阿三赶紧打断了她开了口就停不下来的讲话。虽然没有了德国啤酒,阿三说他有新欢埃及特产SAKARA。还有他那张连埃及人永远都分不出来的一样当地脸,他已经是半个埃及人了。
这儿也是开罗。这些都是开罗。
(来源:一丁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