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帅哥导游:天再热中国游客也暴多 我是“香饽饽”
图为亚瑟为中国游客讲解古埃及文化。陈宸摄
4月的埃及,正值旅游旺季。来到这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度,我目睹了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世界奇观,亲身感受到埃及厚重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多样性。而埃及人民的友好和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热爱,更给我留下美好的印象。
亚瑟是我们此行的中文导游。他高大帅气,幽默风趣,喜欢称呼我们“伟大的中国人”。亚瑟告诉我,别看他现在感觉很好,过去却一度很失落。20世纪90年代初,开罗大学里学习中文的只有两名学生,他是其中之一。那时,他看不到前途,也被人看不起。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会中文成为他起飞的双翅,使他翱翔天空,大展宏图。他说,现在在埃及,不会失业的人是中文导游。其他语言的导游多受季节性影响,而中文导游即使在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的七八月份,仍是排满档期。
曾在中国留学的经历,为亚瑟做翻译、谈生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除做导游外,他还时常被政府或商人请去做翻译,国内国外谈生意忙得不亦乐乎。若谈成了大项目,老板会给他丰厚的报酬。他用中国的一句流行话说:“我不差钱。”
亚瑟说,做人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要看长远,中国人说得好,“风水轮流转”。在埃及的大学里,汉语专业过去不被人看好,少有人读,现在却成了热门专业,汉语已成为最大的外国语系。
亚瑟的中文不仅基础很扎实,而且运用灵活。在开罗的一条街上,我们看到两旁林立的烂尾楼,聊了起来。亚瑟感叹道,中国有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旅游还可以让你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生活远不如你,比如眼前住在烂尾楼里的人。所以,要少发牢骚、脚踏实地,发展才是硬道理!
随着中埃经贸合作的不断加强,中埃文化交流日趋活跃,埃及人学习中文的兴趣和热情日渐高涨。他们说:“学习中文是给自己一个未来。”在首都开罗,许多百姓也会讲几句汉语。我们所到之处,总能见到当地人热情的笑脸,听到“中国”“你好”的声音。在旅游景点的小商店里,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商贩用蹩脚的汉语打招呼:“进来瞧瞧嘛,这里的东西物美价廉。”“进来看看再走嘛。”
今年是中埃建交60周年,两国互办文化年将翻开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篇章。亚瑟有幸搭上了中埃关系快速发展的列车。会说汉语,使他在埃及成了“香饽饽”。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