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伊斯梅利亚文化印象
梅利亚市位于埃及东北部,距开罗约90分钟车程。全市面积1400多公里,人口50多万。伊斯梅利亚市位于苏伊士运河的西岸,运河在这里加宽,隔运河东望,则是埃及的亚洲部分西奈半岛。伊斯梅利亚是苏伊士运河地区的中心城市。苏伊士运河长190公里,从北至南有三大港,分别是塞得港、伊斯梅利亚港、苏伊士港。伊斯梅利亚由于其地理位置重要,一直是苏伊士运河管理总部所在地,被称为“运河女皇”。
伊斯梅利亚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是一个具有战略地位的城市,也是一个文化特色鲜明的城市。
第一,为开凿苏伊士运河而建城。据《圣经·旧约》记载,在公元前1000多年的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时期,犹太人的祖先摩西率领在埃及受尽苦难和压迫的众多犹太部落逃到现在的伊斯梅利亚地区红海边,并用上帝耶和华赐予他的法杖将红海的水退去,走出埃及,东渡到西奈半岛,上演了著名的“走出埃及记”。据《圣经·新约》记载,公元纪年前后,耶稣一家为逃避希律王的追杀逃往埃及,也是途经伊斯梅利亚地区到达现在的开罗和上埃及(今天的埃及与苏丹交界地区)。
伊斯梅利亚地区在历史上相继被古埃及、亚述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托勒密王国、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所统治,公元641年被阿拉伯帝国占领,16世纪被奥斯曼帝国占领。1789年,拿破仑率领法国军队占领埃及,也占领了伊斯梅利亚地区。之后,法国势力撤出,英国势力进入,逐渐把埃及变为“保护国”,实质上使其沦为了半殖民地。
开凿苏伊士运河的历史远至古埃及时期。在公元前1000多年,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辛努塞尔特三世(Senusret Ⅲ)就下令挖掘了一条连接红海与尼罗河的东西方向的运河。今天,苏伊士运河的名字,就来自这位法老。
18世纪末,拿破仑占领埃及时计划开挖运河将地中海与红海打通,但未能实现。19世纪50年代,法国驻埃及领事雷赛布获得了奥斯曼帝国驻埃及总督的特许,授权雷赛布成立公司并规定:公司有权租赁有关土地,运河开通后要向所有国家船只开放,公司可从运河通航起主持营运99年。1858年,苏伊士运河公司在伊斯梅利亚成立,开启了苏伊士运河的开凿。1863年,又将伊斯梅利亚作为工程管理、后勤供应、人员休整基地,从此伊斯梅利亚逐渐发展成一个城市。伊斯梅利亚的名字来自当时奥斯曼帝国驻埃及的总督帕夏·伊斯梅尔。在建造运河之前,伊斯梅利亚只是一个叫做“鳄鱼村”的无人知晓的小村庄,得名于这里一个鳄鱼状的湖泊,至今在市内仍有一个鳄鱼湖。
开凿苏伊士运河花费了11年。在沙漠中挖掘运河,克服了许多技术上的难题。同时,埃及人民付出了惨重代价,人们苦力般地干活,遭受非人待遇,经常在鞭笞下劳作,忍受着人身胁迫、炎炎烈日、霍乱病痛的三重折磨与煎熬。运河于1869年通航,最终花费高达1860万英镑,比最初预算高出两倍。通航后,运河股权被法国控制,52%的股票分散在法国资本家手中。1875年,英国政府乘埃及政府财政危机,占有了埃及拥有的15%的股权,从而持有公司股票的44%,成为运河的实际控制者。1882年,英国又出兵进驻运河地区,强占了苏伊士运河。
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之后,这里成为以色列与埃及争夺的焦点。特别是在1967年的六月战争(即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军队占领西奈半岛,埃及被迫封锁运河,在包括伊斯梅利亚在内的运河西岸修筑堡垒。埃、以两军隔运河对峙,使伊斯梅利亚成为战场,以军每天向城里开炮,20万居民被迫迁往埃及各地,除兵营外几乎是一座空城,长达6年的“消耗战”使该城的经济基础遭到严重破坏。在1973年的斋月战争(即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伊斯梅利亚又成了主战场,埃军在这里强渡运河,并突破以色列在运河东岸的巴列夫防线,不久,以军开始反攻,越过运河,打到南部,攻占苏伊士港,但由于埃军的拼死抵抗,未能攻入伊斯梅利亚。从第三次中东战争开始,苏伊士运河关闭了8年,直到1975年才重新开放,伊斯梅利亚又繁荣起来。埃及政府在这里设立了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作为整个运河的指挥中心。
第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城市。苏伊士运河从开通之日起,就具有无可比拟的战略地位。这条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无船闸运河,与其他水域相比,事故发生率几乎为零,可昼夜通航。由于连接了地中海与红海,使大西洋经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与印度洋和太平洋连接起来,使几百年来绕行好望角来往东西方的船只大大节省了航程,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太平洋国家缩短了5500公里至8000公里,相当于缩短了一半航程;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太平洋国家缩短了8000公里至10000公里,相当于缩短了80%的航程。这是一条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国际航运水道。所以,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称苏伊士运河为“东方伟大的航道”。
从19世纪苏伊士运河开通以来,一直给世界带来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到21世纪,每年都有15000艘以上船只从苏伊士运河通过,每年承担着全世界14%的海运贸易,通过船舶数及其货运量在各个国际运河中均居首位。货运以北上的石油和南下的金属及其制品最为重要。亚洲和欧洲之间除石油以外的一般货物海运量的80%经过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每年为埃及创造大量外汇收入,是埃及仅次于侨汇和旅游的第三大外汇收入来源。
同时,随着航运量的迅速增加,苏伊士运河原有航道已显得十分拥挤,通航能力明显下降,通航效率明显降低。2014年8月,埃及总统塞西宣布,将在苏伊士运河东侧开凿一条72公里长的新运河,以扩大通航能力,拉动国家经济复苏。这项工程,是当时新上台的塞西总统的第一个大型工程,耗资约82亿美元,而且不靠外援,由埃及政府发行债券,仅一周内就完成认购。工程新挖35公里水道,加深现有37公里水道。原定工程需三年时间,但仅用一年时间就开通了新运河。新运河开通后,由原来单航道实现了双航道,航运量大大增加,航运时间大大缩短,航运成本大大降低,航运效率大大提高。通过的船只多了,埃及收取的通航费也大大增加了。目前,中国是苏伊士运河的最大使用国。
2015年8月6日,埃及政府在伊斯梅利亚举行盛大庆典,庆祝新运河开通。庆祝典礼隆重热烈,法国总统奥朗德、约旦国王阿卜杜拉、苏丹总统巴希尔、俄罗斯总理梅德维杰夫等多国政要出席。埃及新购入的法国“阵风”战斗机和美国F-16战斗机组成的机群不时从头顶呼啸而过,在港待命而发的轮船不断鸣笛,场面蔚为壮观。塞西总统在讲话中称,新运河是“埃及人民经过不懈努力给予世界的赠礼”。在其演讲停顿期间,两艘巨大船舶沿新老运河河道相向驶来,伴随着现场的欢呼声同时通过运河。埃及政府宣布8月6日这一天为公共假日,全国同庆这一伟大工程完工。
第三,花园般的城市。伊斯梅利亚是苏伊士运河水浇灌出来的花园城市,到处分布着椰枣树、绿茵草地、街心花园,被誉为“埃及最美的城市”、“运河的新娘”。这里拥有苏伊士运河风景最美的地段,可以看到蓝天和白云,可以看到大漠黄沙和水中绿洲,可以看到运河的蜿蜒和平静,可以看到河边的垂钓和驶过的游船,可以看到运河对面的西奈半岛。最为壮观的是,坐落在这个城市的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大楼顶端的控制塔,好比整个运河的中枢神经,有条不紊地调度着一艘艘万吨巨轮,驶过这座美丽的城市。一艘艘装满集装箱的庞然大物,如摩天大楼般从不足200米宽的运河中缓慢驶过,令人肃然起敬,令人为之震撼,令人为之倾倒。
这座城市干净整洁,环境安静优美,一排排法国和英国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与高高的宣礼塔、圆顶的清真寺遥相呼应。游客可以在这里从事各种娱乐运动,如游泳、垂钓、赛船、溜冰和打高尔夫、网球等。伊斯梅利亚足球队是埃及最著名的足球队之一,楼群中、街道上经常能看到孩子们在踢足球。伊斯梅利亚还常被选为国际会议、体育比赛、大型文化活动、盛大节日庆典举办地。每年这里都要举办规模庞大的国际民间艺术节。这里的国际民间艺术节一项有特色的活动是开幕式前的踩街。中学生走在前面,拉开一面会旗,接着孩子们举着几十面标志牌,然后是一个国家的艺术团接着一个国家的艺术团,跳着各种民族舞蹈,唱着各种民族歌曲,弹着各种民族乐器,穿着各种民族服装,炫着各种民族技艺。队伍沿着伊斯梅利亚的主要街道缓缓行进,道路两旁挤满了观看的民众,他们热情地鼓掌、欢呼、喝彩。此外,这里每年还举行骑骆驼比赛、国际苏伊士运河游泳锦标赛等种类繁多的文化和旅游活动。
伊斯梅利亚不是埃及最为著名的城市,但无疑是最具战略意义的城市,也是别有一番情趣的城市。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未酉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