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取暖,携手发展。欢迎加入埃及河北同乡会!

“让儿孙为我骄傲!”

分享到:
点击次数:1532 更新时间:2016年08月18日18:50:40 打印此页 关闭
“让儿孙为我骄傲!”

c5f000219498c03ec0b

图:跨度、高度均创造了埃及纪录的跨河塔。



我和纳吉穆结缘,始于“赶工期”的沙漠工地。

纳吉穆今年25岁,是一名刚刚结束兵役的电力工程师。自从看到他的简历,我对这个年轻人就打心眼儿里喜欢:简历照片上的纳吉穆,栗色的皮肤,方方正正、典型的埃及本土面孔,看起来满脸憨厚;一般讲,来自上埃及、没有殖民血统的埃及人往往知识水平偏低,视野也相对不够开阔,但纳吉穆却有着不凡的阅历:名校电力工程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大学还没毕业就获得了电力工程师证书;毕业后以军官身份入伍(埃及大学毕业生入伍多数仍然是士兵);曾在象牙海岸联合国维和部队担任工程兵;一直坚持学习汉语,在多项汉语比赛中获得不错的成绩!……这样的小伙子,在埃及并不多见!所以,爱才如命的我将其视若珍宝,唯恐稍有不慎将这棵人才的种子给毁掉。

五六月份,撒哈拉沙漠白天的室外气温已超过40℃,至于地面温度,据在现场的兄弟们说,扔沙子里一个鸡蛋,一会儿功夫就熟了,捡的时候不小心会被滚烫的沙子、熟透的鸡蛋烫伤手。简陋的、用塑钢板和砖石搭起来的工棚,即便几台空调全天运转,室内温度也难以降下来;夜半时分,沙漠气温骤降,但室内依然闷热,难以入眠。摸一下墙壁,灼热。

这,就是埃及开罗以南120公里,贝尼苏韦夫,国家电网承接的EETC输电工程的施工和生活环境。热带沙漠气候中的这一季节,打开房门时迎面袭来的滚滚热浪都让人难以招架,而我们离乡万里、来到埃及的小伙子们,却要在沙漠工地上“赶工期”!“上级要求,这个项目要在6月30日以前完成。”

在埃及,除了难以忍受的热,另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是用工问题。一方面,埃及本地人口失业率居高不下,甚至不断走高;另一方面,在埃及的中资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员工。究其原因,正如生活地中海北岸的一个法国朋友所说,生活在地中海周边的人,由于环境舒适,生活上也要求惬意,不急不躁,不紧不慢,怎么舒服怎么过,无论贫富,开心是第一要务。于是,开罗就有了一个我们难以理解的想象:很多人昼伏夜出,大白天不起床,中午以后“吃早饭”,傍晚以后聚集在咖啡馆或者俱乐部,一杯茶、一管水烟,一聊到后半夜。凌晨三两点,开罗市区仍然会堵车。

这一背景,外加一年一度的斋月即将来临,哪位埃及朋友能陪“中国军团”在热带沙漠中“赶工期”呢?当“川军参谋长”、河北老乡峰石向我求助用工问题的时候,我着实煞费苦心!

考虑到纳吉穆的背景,我怕他吃不了这样的苦,没敢在第一时间把他推荐到沙漠工地,而是让急于就业、平时比较听话、拍着胸脯保证“我能行”、“我不怕苦”的先上。不出三五天,几个小伙子纷纷以“太苦了”、“太热了”、“工作时间太长了”、“厕所不行”等各种理由退出工地。考虑到“赶工期”,我决定:上纳吉穆!

纳吉穆不是一个多言的小伙子。他非但没有拍着胸脯承诺“我不怕苦”,而且在听我介绍了基本情况、费尽心机做好前期铺垫后,说了一句出乎我意料的话:“做同样的工作,中国人的工资比埃及人高,埃及人怎么能愉快地和中国人合作呢?”

我一怔。很显然,他对事实上的埃及人工资比中国人低不明就里,且深感不满。怎么办?一下子把我难住了!这个问题,不仅三言两语说不清,而且很容易引出民族平等之类的话题。烫手!

我思忖一下,转而问他,“你觉得为什么中国人的工资高呢?”

不知由于语言能力所限,还是知识和理解能力不够,纳吉穆一时不知如何做答,语塞。

接下来,我从生活成本、工作效率、劳动质量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虽引起了一些他的共鸣,但并未令其完全信服。在和我闲聊的同时,我发现他已在脸书上发起了“为什么中国人工资比埃及人高”的讨论,参与讨论者的言谈话语间,不乏极端的、类似“中国人看低埃及人”的言论。为免局势失控,我不得不对他发起“进攻”。

“纳吉穆,你能和中国人一样认真工作吗?”

“能!”他底气十足。

“你能和中国人坚持一样的工作时间?”

“没问题!”

“和中国人一样有效率?”

“我尽力!”

“如果你能做到,我保证,你的工资不比中国人低!”我当机立断!

在谈好工作内容、约好尽快上岗的情况下,我把与纳吉穆讨论的情况与峰石沟通。暗想,万一峰石这边工资达不到,我怎么说服他呢?

 “如果他真做的好,工资可以更高!” 峰石一句话,给我吃了颗定心丸。这气势,那得是吃过多少用人方面的亏啊!

就这样,纳吉穆进入了“赶工期”的沙漠工地。峰石亲自带他,同吃同住同劳动,从此再没向我提出用工方面的求助;而我,一直在做着纳吉穆受不了沙漠工地的苦随时跑回开罗的准备,暗地里也为峰石物色、储备了几个递补人选;在此期间,纳吉穆不再像以前那样主动联系我。过了几天,我有点沉不住气了。

“纳吉穆,最近怎么样?”我在脸书上给他留言。

“我还活着。”纳吉穆回复的时候,已经过了几个小时,到了后半夜了。短短几个字,承载着多么丰富的内容!我一下忍不住,被逗笑了。

“如果你受不了野外工地的苦,告诉我,我帮你换一个环境好一点的工作!”这样说,我并不是有意拆峰石的台,而是激将;而且,我真心像心疼峰石及其“川军”一样心疼这个埃及小伙儿。其实,从内心,我还隐隐期待纳吉穆真的“逃离”艰苦的沙漠工地,因为,需要他这样的年轻人的工作岗位,真的很多!

对此,纳吉穆没有回复。

后来,眼见着峰石朋友圈陆陆续续发出来一座又一座漂亮的铁塔,或映着落日,或伴着繁星,或迎着朝阳,或挽着晨曦,不禁深感欣慰:成了!

但是,为什么纳吉穆没有动静呢?脸书内容没有更新,也不主动联系我。是不是没扛住?

“纳吉穆,最近怎么样?”我找他!

“不好意思,我要去中国几天,需要办护照、体检。我请假,老板不同意,我就自己回来了!”纳吉穆的回答让我有点吃惊。一是没想到他真的扛过了最难捱的酷暑,坚持到了这个工程的阶段性节点;二是估计峰石正在用人之际不让他离岗,而他,为了圆自己的“中国梦”擅自“逃跑”,峰石怎么办?我担心峰石的工作受拖累。

“虽然我不在工地,但是我还是打电话为他们翻译的!”见我没有回应,纳吉穆迫不及待进行解释,唯恐在我面前丢了面子。

“好的!”担忧盖不住喜悦。我真心欢喜,峰石及其“川军”取得了辉煌战果,纳吉穆经受住了来自热带沙漠和中国团队的双重考验!

当纳吉穆从中国回来,回到峰石已经转场的新工地的时候,峰石为他安排了一个新的工作岗位。

“纳吉穆,最近怎么样?”我的问候方式还是老一套。

“他们说我不能做翻译了。对不起,我让您没面子了!”纳吉穆的言辞倍显惆怅,“他们要教我,一个新的工作。”

“你不喜欢这个新工作吗?”我虽不知峰石的准确用意,但他将纳吉穆从貌似翻译但其实是工长的岗位换到技术岗位,其实真不是一件坏事。一是说明峰石已经不跟头把式“赶工期”了,二是觉得他有意在技术方面为纳吉穆提供发展空间。

“谈不上喜欢不喜欢,但我不懂,不会做这个工作。所以,我告诉他们我回家了。”从纳吉穆的回答,我们不难发现埃及朋友的普遍特点:只愿意做自己喜欢、自己习惯、能让自己最大限度“有面子”的事情。一旦工作内容发生调整,就会觉得不舒服。以舒服为本,看不到挑战带来的机遇。

“认识这些吗?”我把峰石朋友圈的跨河塔美图转发给他。

c5d00056df109a89ae8

图:夕阳下的跨河塔 


“56和57!”脱口而出的代码,说明纳吉穆对跨河塔的熟悉程度不亚于峰石。

“你知不知道这些塔创造了奇迹?”短短几个月时间,纳吉穆加入中国团队,完成了埃及目前尼罗河跨越距离最长、输电铁塔最高的输电工程,创造了埃及输电项目的历史。这样的辉煌,怎么说都不为过!要使之激发纳吉穆和埃及人民的自豪感、荣誉感!

“真的吗?!”闻听此言,纳吉穆显得很兴奋。

“为什么中国人能做到的埃及人不能做?为什么这样的电力技术埃及人没有掌握?”我借势激发纳吉穆的上进心,“如果每个人都永远只做自己熟悉的事情,怎么能进步?只有不断去做自己不会做的工作,才有发展,才能成长!”

“我明白了,我很快就回去,学习我不会做的工作!”纳吉穆一点就透,一说就明白,真不错!同时我不禁感慨,为什么这种点拨要留给我?埃及的教育何时能跟进?!

“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我希望埃及在中国的帮助下越来越好,超过中国,就像三十年前中国比埃及落后但很快就超过了埃及一样!”我进一步为他鼓劲儿。

“谢谢您,我会努力!”纳吉穆信心倍增,回复我一个大大的笑脸。

“要善始善终!”我要求。

“善始善终!”他承诺。

“将来,等你老了,你可以带着你的儿子、孙子去看这些铁塔,讲述你年轻的时候和中国朋友一起工作的故事!”我微笑着憧憬他的未来。

“一定!要让儿孙为我骄傲!”

闻听此言,我确信,不轻言诺的纳吉穆真的坚定了信念。

我想,国家电网的埃及施工团队,以及正在这里辛勤劳作、遍布各行各业的华人,创造的岂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电塔、线缆的奇迹,更重要的,是播撒下了中华精神的种子,灌溉了埃中友好之花!

在遥远的异乡,“一带一路”沿线,不计其数的海外华人,正在这样坚毅地向前,向前,再向前!

c5e00023dede27c30c0

图:美丽的跨河塔 


文:埃及河北同乡会 冀鹏;摄影:峰石



上一条:埃及央行关停钱庄以遏制美元黑市 下一条:埃及年轻人抗议“黄金彩礼”:我的婚姻不需要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