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人河北事:中秋时节话旅游
燕子衔泥
最近流行一句话:阅读是心灵的旅行,旅行是身体的阅读。
庆幸这两样自己都爱。自小家里就不缺书,书架上总是罗列着我眼馋的珍宝。看着它们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书架上,每一本都是一个奇幻的世界。读《简爱》,幻想自己就是那个长相平平但倔强要强的小姑娘,也渴望长大后能遇到自己的罗切斯特。柜中那本《红与黑》是渴慕了很久之后才被允许阅读,似乎也搞不明白书中故事与颜色有何关系。也依然记得时近黄昏,一个人在家偷看《聊斋》,看得浑身发毛,却欲罢不能。天色渐晚,觉得周围鬼魅魍魉如乱坟岗。以致后来,无论是书,还是据此改编的电影、电视一概不看。
上了大学,看书无所禁忌。琼瑶、三毛也看,尼采、叔本华也读;喜欢《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气势磅礴,深夜也辗转为《漂亮朋友》落泪;久久不能忘怀《人性的枷锁》;《百年孤独》似懂非懂,《追忆似水年华》拿起又放下……。曾经为了一本书,追着宿舍的同学楼上楼下跑。在图书馆偶遇至今不知姓名的老师,向我主动推荐英文版的《荆棘鸟》,几乎是让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到澳大利亚文学,一时读得津津有味,等到后来看到改编的电视剧,反倒觉得无趣。
年少时喜欢进入作者营造的虚幻世界,看不同世界里的爱恨情仇,财富与地位的挪移变迁;年长更喜欢张爱玲的“云端里看厮杀”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手持望远镜”遥看人生。这种隔了一段距离的叙述自有它的不动声色与凌厉韵致。但依然愿意在两个世界里进进出出,时而过去时而未来时而现在,入得天下得地,心游万仞,精骛八极。冬日看《普罗旺斯》夏日看《雪国》,这样的参差对比才更有趣。一书在手,身不动,直接开启一场旅游。可以与导游争吵,也可以向大师提问。可哭可笑可叹可恼,经历了最刻骨的情感,体验了最悲伤的分离。读完书,跨洋涉水,穿古返今,一如旅游归来。到哪里去找这样便宜的旅行?几乎不用花钱:书可以从图书馆借。
但是,该花的钱还是要花。“神游”还需“身游”。亲身体验毕竟与想象不同。每年会抽出一定的时间出门。于我,门外既天涯。无谓远近,不刻意强求,也没有什么规划,一切随缘。常常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最典型的一次,早上八点钟还说要在家好好看书。九点钟,突然觉得无聊,于是打电话给表姐,四个人十点多就已收拾停当出了城,然而要去那里还不知道。于是,由着本心,一路开向青岛。后来又去了日照的一个小渔村,从海边渔船上买来渔民刚捕捞上来的螃蟹,让旅社的老板娘给蒸熟。品尝着鲜美肥硕的螃蟹,与渔家唠嗑,聊创业聊收成聊家长里短。心中暗想以后每年都要来这里。
有人开玩笑说,旅行就是从自己呆腻了的地方跑到别人呆腻了的地方。有道理,我有朋友家住山区,现在已开发成著名风景区。面对大家的艳羡,她不以为然:我从小看山,都看烦了。而待在城市里的人,一到假期就挺进大山。去看看别处的风景,体会别人的生活,这本身就是丰富自己生命的一种好方法,也正因为这样生命才增加了广度与宽度。其实说到底,生命的过程都是一样,都逃不出生老病死这个模式,吃喝拉撒也大同小异。所谓的远处风景有时也不过尔尔:日本的富士山与中国的山河大川相比,少了伟岸;美国黄石公园的水与九寨沟的水也无太大差别;撒哈拉沙漠深处的人家,烙的大饼与我们北方无异,而老人们也是故土难离。但是总会有那么些不同,让你惊奇。然后才知道自己想当然的不一定是对的,知道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有它的根源与背景。摩门教的多妻制和穆斯林男人娶四位妻子自有它的限制与要求,决不是外人想象的那么简单。深入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就不会武断有偏见。尊重别人的信仰,有自己的底线。
旅行的意义还在于从重复繁琐的日常生活中抽身出来,站在已有的框架外,用别人的眼光重新打量自己的生活,回看自己的形态。有次去云南,一个少数民族的导游说,在他们这里,已婚的夫妇可以和自己以前的恋人相处三天。车上所有的女性都热烈欢呼,还叫嚷:太短了!导游反问:太短了?你们汉族有吗?还真没有。相比较女性的热烈,车上所有的丈夫都保持沉默,倒是形成了极为有趣的对比。旅游沿途的景色,奇闻异事,都在刺激着我们日益麻木的感官,让我们保持对世界的好奇,感受着人类的伟大与渺小。你会发现,原先看重的东西并不是那么重要,孜孜以求的名誉与地位不过是虚妄。你所追求的时尚3,500年前埃及法老的壁画中早已描绘,红黄蓝三色的运用早已无与伦比。
用有限的时间读些好书,用不大的双脚多走些地方。书看多了,就不会人云亦云;视野宽了,就不会斤斤计较。阅读与旅行,都是心灵的修行,是为了丰盈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