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泛滥节,埃及人兴高采烈
【环球时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尼罗河是哺育埃及的母亲河,没有尼罗河,或者说如果没有尼罗河定期、适度泛滥,就没有灿烂的埃及文明。因此,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为了感恩这一馈赠,埃及历史上每年都举行隆重的尼罗河“泛滥节”庆典。虽然今天已经没有以往那样盛大的规模,但每当8月泛滥节来临,埃及人依然会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节日的庆祝和兴奋心情,埃及人依然兴高采烈,载歌载舞,在欢快和喜庆中过节。公元前13世纪,埃及诗人麦尔纳普塔在《永远的尼罗河》中咏叹“尼罗河给埃及以生命……给一切行走者以生命。”历史上,像这样讴歌尼罗河的诗篇数不胜数,表达了埃及人对尼罗河的真挚情感。正是因为尼罗河的泛滥,才使埃及找到了生命之源和立足之本。公元前五六千年,古埃及人就在尼罗河两岸安了家,在河水灌溉的土地上辛勤耕作,使埃及成为一个古代粮仓,也成为非洲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一说到河水泛滥,人们总会想到大水决堤、田野被淹的可怕场景。然而,对埃及的尼罗河来说,情况并非如此。由于埃及终年少雨,气候酷热干旱,人们总是盼望尼罗河一年一度的泛滥(当然不能泛滥得太过分)。尼罗河的泛滥,指的是河流水势的丰盈期,是与尼罗河低水位和干旱相对应的概念,对埃及人来说是“福音”。当尼罗河泛滥时,不仅能使土地灌透,还能留下从上游带来的大量矿物质、腐殖质和各类有机物,从而形成一层厚厚的淤泥,使土壤变得肥沃。文献记载:“尼罗河两岸的农夫们每年只需等河水泛滥起来,流到田地上灌溉,之后再退回河床,然后将种子撒在土地上,便可等待收获。”正因如此,学者们普遍认为,尼罗河泛滥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因为它不仅给人们提供了生活资源,还为文化和艺术带来了生长空间和繁荣发展的条件。埃及旅游部的官网上这样“解释”尼罗河泛滥——神话传说认为“尼罗河泛滥是伊西斯悲伤的泪水。”伊西斯是古埃及司掌博爱、快乐、音乐、生育和繁衍的女神,她的丈夫奥西里斯被嫉妒他才能的孪生兄弟塞特杀死,尸体被残忍切割后丢弃到多个地方。伊西斯伤心欲绝,历尽艰险找回丈夫的尸块,用爱心和热泪拼装,最终使其复活。传说在埃及家喻户晓,以民歌的形式在尼罗河两岸广为流传。当初伊西斯因失去丈夫悲痛不已,终日以泪洗面,伤心的泪水落入尼罗河,引起河水不断上涨,水势越来越汹涌。当然,这只是寄托着埃及人民的美好愿望、传承着古老文明的神话故事。根据科学家考证,尼罗河泛滥是由于印度洋季风将云层吹过埃塞俄比亚高原,形成降雨使尼罗河水暴涨。尼罗河水一冲出苏丹北部山谷的狭窄水道后,便像脱缰之马一般激流浩荡,甚至形成决堤泛滥。埃及人每年都过尼罗河“泛滥节”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是为了感谢尼罗河泛滥给两岸带来的肥沃土壤和丰收希望,庆祝埃及人因尼罗河泛滥而享有的五谷丰登和殷实富庶;二是为了祈祷尼罗河不要泛滥得太过凶猛,以免过犹不及,好事变坏事。在掌握尼罗河泛滥规律之前,埃及人以为是尼罗河发怒,才突然变脸,用过量的河水教训人类。为此,人们开始讨好尼罗河神“哈皮”,给绿色皮肤的“哈皮”献上好吃好喝,甚至不惜赠送貌美少女——把妙龄女郎抛入水中,与河神“哈皮”完婚,以平息河神的怒火。每年6月17日或18日,波光潋滟的尼罗河水开始呈现绿色。人们以为那是河水受到绿色皮肤的尼罗河神“哈皮”的召唤开始活跃起来。整个7月,河水都在持续上涨。到了8月,尼罗河水开始溢出河床,灌溉两岸的大片田野。这种泛滥被认为是“哈皮”神来了。这时,埃及人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庆典活动,一年一度的尼罗河“泛滥节”拉开帷幕。欢天喜地击奏鼓乐,热热闹闹鸣放礼炮,人声鼎沸载歌载舞……除了这些标配表演,还有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节目——给尼罗河神娶妻。当挑选好的石膏“美少女”在咏诵声中被送下水时,一队队彩船奋桨前行,一阵阵悦耳的民歌和笛声从舟船上袅袅飘出,与两岸不绝于耳的欢呼声、吆喝声连成一片,场面壮观热闹。入夜,尼罗河上空被五彩斑斓的烟火映得通红,许多人甚至通宵达旦彻夜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