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探访搬迁中的开罗皮革作坊区
新华社记者王雪 黄泽民
在埃及首都开罗的尼罗河畔矗立着一段古城墙,越过城墙,便是当地传统皮革手工业区。从政府鼓励民众改变赤足习惯伊始,这片曾经繁盛一时的手工业区曾见证了埃及近代文明的发展。
鞣制、脱毛、染色、成型,现今当地许多家庭作坊仍沿用着旧时的手工制皮方式。而与当下诸多传统手工业部门一样,这里的从业者们也承受着由城市现代化带来的发展之痛。
“我们即将告别这里了,”当地一家皮革厂经理穆斯塔法·侯赛因站在废墟前对记者说。他的厂房刚被拆掉,眼下工人们已经搬到另一处干活儿,“一年之内,这里所有的作坊都要搬到郊区去,而这里将变成旅游景点”。
今年9月,埃及工业、贸易与中小企业部长塔里克·卡比勒宣布,为保护古迹、发展旅游业,政府将在一年内将老城皮革手工业区迁至开罗郊区的工业新区,并根据损失对相关从业者进行赔偿。
官方数据显示,埃及每年皮革产品出口额达2亿美元,仅在开罗老城的这片地区,便有1066家规模不等的皮革作坊。卡比勒说,政府的搬迁计划将推动皮革业的现代化进程,并建立环境友好型工业新区,有助于从业者吸引投资、拓展出口渠道。
“我支持政府的搬迁计划,只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这个街区的各家工厂、作坊将面临诸多挑战,搬迁岂止是告别老城区那么简单,”侯赛因说。他带记者参观了他的另一处厂房,四层小楼里,生产线井然有序,楼顶阳台上晾着上百片皮子。虽然引进了部分生产设备,运送皮子却还要用马车。
侯赛因说,“在埃及,皮革业多是家族经营。这片地区不仅是像我这样做皮子的人赖以生存的地方,也养活着大批马车夫、理发师、皮革零售店主。等我们搬走了,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午后,正是一天中阳光最足的时候。61岁的赛义德·穆罕默德正在将皮子铺平,钉在木板上并放在空地上晾晒。入行52年,他每天的工作从未变过。
“我听说搬迁后,这些活儿都由机器做了,我不知道我还能做什么,”穆罕默德说。
与穆罕默德的迷惘不同,50岁的小作坊主奇阿特则直接辞退了所有工人。“大一点的厂子有出口渠道,能负担得起买设备的资金,有受过教育的人管理,而像我这样的小生意则无以为继啊,”他说。
奇阿特口中“受过教育的人”是这个行当的新生代。他隔壁的皮革厂经理侯赛因就是大学毕业生。
“我大学学习的专业就是这个,由于这一行又苦又累,很少有受过教育的年轻人愿意入行了,但我认为埃及皮革业需要革新,”侯赛因对记者说。这位年轻的经理显然对皮革业有着自己的见解。
“大部分从业者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他们需要政府的帮助,而我认为这次搬迁是对整个行业进行改革的好机会,”侯赛因说,“告别老城,告别过去,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寻找未来,是我们这一代从业者的使命。”
来源:新华社开罗10月5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