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人热衷中国文化 学汉语一票难求
中国驻埃及大使馆文化参赞陈冬云(前)向记者讲述中埃两国文化交流。
川剧“变脸”给埃及人留下深刻印象。
皮影戏引发埃及人关注。
华西都市报记者探访开罗中国文化中心,感受中埃两国文化交流
【文化篇】
埃及民众迫切想要了解——
中国经济是如何创造奇迹的
汉语班、武术班、茶艺班……在中国开罗文化中心,这里聚集了一批热爱中国文化的埃及人。在他们心目中,中国与埃及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值得埃及人佩服的是,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内,经济飞速发展。“我特别想了解现在的中国,中国为什么可以创造奇迹。”在开罗中国文化中心采访的时候,好几名埃及学生提到了“中国速度”。现在到文化中心学汉语简直是一票难求,每个季度一期,每期爆满。中国驻埃及大使馆文化参赞陈冬云说,由于中国和埃及相距遥远,民众之间相互了解不多,希望利用文化这样一个平台,给两国民众提供一个互相了解的机会。
>从电影里,认识现代中国
“高圆圆的办公室恋情”很受埃及观众欢迎
陈冬云参赞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开罗中国文化中心的主任。文化中心的重要职能之
一,就是向外国友人传递中国的文化,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告诉埃及朋友,现在的中国是什么样子,中国人的生活是什么样。文化中心经常会给学员放中国电影。之前放过很多张艺谋拍的影片。有埃及学生问陈冬云:“中国有高楼吗?你们中国人是不是都住四合院?”陈冬云说:“我们把太多传统的,历史的东西展示给外国友人,让他们缺乏对现代中国的认识,必须改变这个现状。”前段时间,开罗中国文化中心把《单身男女》、《漂亮妈妈》和《风声》搬上银幕,前两部片子特别受欢迎,高圆圆展示的办公室恋情,让埃及人民了解了中国现代年轻人的恋爱故事;而巩俐饰演的照顾残疾孩子的单亲妈妈,把母爱演绎得淋漓尽致。相比较而言,《风声》的上座率没有那么高,“这也是我们预料之中的,毕竟《风声》这部片子的背景知识比较复杂,需要对中国历史有深刻了解的人才可以看懂。”不过,在埃及有三个中国明星家喻户晓,埃及人民对他们喜欢得一塌糊涂——李小龙、成龙、李连杰。据说,但凡在埃及播放这几位明星的影片,绝对是一票难求。陈冬云说,武打片是让埃及人民认识中国的载体。“我们希望从不同角度展示中国,通过电影等有趣的方式传递信息。“我们希望从多角度向埃及朋友介绍中国的发展。”
>从庙会上,了解中国文化
驻埃大使馆把“变脸”搬上舞台
2015年春节,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在开罗买阿迪公园举办了一场新春大庙会。放风筝、武术、捏糖人、木偶剧让埃及人民体会了中国新年的味道。京剧《霸王别姬》,川剧变脸,是让大庙会的气氛达到顶峰的节目。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中国驻埃及大使宋爱国的时候,他专门提到了川剧变脸。“埃及朋友特别喜欢,这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变脸,是开罗中国文化中心的传统招牌项目!一瞬间变换一张脸谱,观众根本来不及反应,就场面足以让大家震撼,不需要任何文字的诠释。”陈冬云说,她们曾经邀请过多位川剧演员到开罗表演,人气特别旺。除了看的,文化中心还给埃及朋友准备了吃的。拉面,是今年大庙会上又一样闪亮登场的。埃及人的传统饮食里,吃面条是不能带汤的,就像意大利面那种拌着汁吃。大庙会上的拉面把埃及人惊呆了,中国人吃面条习惯加汤,还有牛肉和蔬菜。这是埃及人很不熟悉的,最开始来的时候,半信半疑,有一种看稀奇的心态,结果看着中国人怎么可以把带汤的面条吃得这么香,也就试着尝尝,结果埃及人排队买拉面的比中国人还多。“文化这个东西,一定要让老百姓参与,要接地气,只有贴近老百姓,他才可以感受到你的文化。”陈冬云说,春节对于很多埃及人来说非常陌生,但大庙会成为了让埃及民众了解中国的载体,大家在有吃有喝,有热闹看的情况下就接触到了中国文化,这种接受是真诚的。在陈冬云看来,中国与埃及之间的文化有很多共通特点,两个国家的人都很看中亲情、友情,埃及同样喜欢大家族的生活方式,希望人丁兴旺,也习惯张家长李家短,邻里之间喜欢串门。
>从儒家思想,谈“一带一路”
“中国的发展带来的是机遇”
据陈冬云介绍,埃及民众迫切地想要了解中国,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也是埃及民众关注的问题。现在的埃及百废待兴,埃及人想摸索出来一个适合于他们发展的道路,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到现在的变化,让埃及人民惊讶。一些埃及朋友与陈冬云聊天的时候,总会从深圳讲起,“从一个小渔村到国际大都市,他是怎么发展起来的?”陈冬云说,为了向埃及民众介绍“一带一路”,开罗中国文化中心邀请了多位中国的经济学教授到中心授课。他们经常对埃及学生说,中国有两个成语,“和而不同,合作共进。”之前一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教授到文化中心授课,他以儒家思想入手解读和而不同、合作共进的意义,教授告诉大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国际社会,中国的发展也不是孤立于国际社会的,而是与大家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带来的不是挑战,而是机遇。”说到埃及,不得不提到旅游。2010年埃及政局动荡之前,最顶峰时候一年有10万中国游客到埃及旅游,而2014年减少到了不足6万人。因为局势动荡,埃及旅游业受挫,很多旅游从业者收入减少,埃及的振兴也需要旅游收入创收,所以埃及很注重通过文化活动推广埃及的文化。2015年5月10日,埃及在著名的旅游城市霍尔格达举办中国文化周,当地政府专门首次邀请中国大使馆去举办文化周,就是希望通过宣传吸引中国游客。
人物特写
四川老师埃及教汉语
“跟埃及学生交朋友是一种幸福”
开罗中国文化中心的汉语课初级班教室里,四川中文教师刘丽晨和她的埃及学生们。
“中国人对吃很讲究,做饭是一种乐趣……”刘丽晨的“中国美食”课,埃及学生听得如痴如醉。“老师,用筷子很难。”“老师,中国的美食是不是很多?”与其说这是一堂汉语课,还不如说是美食探讨课,埃及学生谈到中国美食,露出羡慕的神情。教室里笑声一片。4月24日,开罗中国文化中心的汉语课初级班教室里,上课的是一名年轻女老师,她叫刘丽晨,四川自贡人,今年25岁,3年前经过孔子学院的考核,被派到泰国教授汉语,2014年刘丽晨来到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做汉语老师。刘丽晨的学生,年龄最大的已经70多岁了,年轻的不到20岁,他们中间有做贸易生意的,有企业员工,还有一些学生,都是爱好中国文化而来到了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学习汉语。刘丽晨目前教的是初级班,尽管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还不长,但她已经跟学生打成一片了。“老师,我想跟你合影!”一位埃及小伙子对刘丽晨说,刘丽晨想想,“你如果今天好好表现,我可以考虑。”小伙子挠挠头,说:“那我要努力了!”刘丽晨说,她与学生的关系特别融洽,“只有跟学生成为朋友,才可让他们爱上汉语。”逢年过节的时候,刘丽晨总会给她的学生介绍中国文化,春节的时候为什么要包饺子,为什么要贴对联,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红色。现在,到开罗文化中心学汉语的学生越来越多,每三个月一期的汉语班总是“高朋满座”,中心的四名汉语教师几乎每天都有课。让刘丽晨最感动的一件事情发生在去年。2014年,刘丽晨接下汉语二年级班,她的前任老师在课堂上告诉同学:“今天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汉语课了,我马上要回中国。”所有的同学冲上讲台,抱住老师,希望她能够继续做他们的老师。而老师离开之后,学生还会经常提到他们曾经的汉语老师。“这种在异国建立起来的友谊会珍藏很久!”“我今年9月也要离开开罗了,我经常会想象我离开时跟同学们告别的场景,我相信他们会想念我。”说到离开,刘丽晨依依不舍。“跟学生成为朋友是一种幸福,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他们更了解中国。”刘丽晨说。
行走埃及
埃及名校 中文系大热
华西都市报记者探访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
艾因夏姆斯大学是埃及著名大学,该校在埃及教育领域的地位,类似于中国的北京大学。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埃及投资,艾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成为炙手可热的系别。20多年前,因为学校中文系人数太少,伊斯拉被动员进入中文系,当年还曾因为担心跟不上进度而流泪。而现在,伊斯拉不仅成为中文系主任、教授,更是中国文化专家。她认为,两个民族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对埃及更具备借鉴意义。
“两个民族,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伊斯拉学习研究中文已接近25年时间。1986年至今,数次来到中国学习。2014年,伊斯拉在北京语言大学获得了第二次的博士学位,这才结束3年的学习回到埃及。因此,伊斯拉对于中国的文化、经济发展可以说非常有研究。“中国人和埃及人是有共性的。”对于两国的交流,伊斯拉认为在文化和性格上都有天然的亲近性。两国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进而影响人的思想和性格。无论是埃及人还是中国人,都非常友好和温和。“我去过土耳其、意大利等国家,但我感受不到之间的共性。而我只要踏上中国的土地,人民那种友好和热情,你能立即感受到。有很多人会关心我是否迷路,并主动提供帮助。”“邓小平设计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让中国绽放出令世界瞩目的个性光芒。”“1986年我第一次去中国,走访了北京、杭州、广州、香港等很多城市。当时的中国还是比较落后,甚至没有当时埃及的情况好。不过,后来我每一次去中国,就会发现它的变化,越来越好。这种变化是令人震惊的,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教育文明都值得学习。”伊斯拉认为,中国的变化还来源于中国人骨子里的个性——勤劳和认真,而这是当下很多埃及人所不具备的东西。
“中文系学生,往往能找到好工作”
“中国的发展能给埃及提供重要参考”,伊斯拉说,“不止是埃及,所有阿拉伯国家、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可以学习中国的经验。”据介绍,现在很多埃及经济学家都在学习邓小平理论。中国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并且强大,发展中国家如何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这些都是大家热议的问题。埃及曾经学习了欧洲和美国,但没有见到什么效果,中国才是新的Superstar。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学习,埃及各行业迫切希望跟中国合作,包括能源、科学、电力和教育各方面。这种迫切可以体现在埃及学生学习中文的热情。20多年前,伊斯拉原本希望学习英文,因为中文系学生人数太少被老师动员进入中文系。而现在,在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上千人,比英文系的学生高出一倍不止。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埃及投资,中文系的学生往往能找到待遇更好的工作,因此能进入中文系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伊斯拉很多学生都在中国企业工作,并且跟中方管理层、普通员工关系都很友好。
/面对面
艾因夏姆斯大学计算语言学教授Hesham El Malky:
“中国奇迹源自政府有效激活国民勤奋和热情”
夏姆斯大学计算语言学教授Hesham El Malky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
Hesham El Malky博士是艾因夏姆斯大学计算语言学教授,也是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理事,多次造访中国。他说,如果埃及政府能像中国政府那样,有效地激发国民的勤奋和热情,埃及就能迅速发展起来。
埃及优势突出
“中国要复兴丝绸之路,中东地区很多国家都特别感兴趣,都希望加入这个行列,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艾因夏姆斯大学计算语言学教授Hesham El Malky博士认为,习近平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中共领导人。“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不局限于经济领域,它还能带动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交流。而埃及,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更有优势。埃及有红海和地中海的港口,是非洲的大门。
如何学习中国
Hesham El Malky认为,中埃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而今中国经济发展得好,解决了很多埃及尚未解决的问题,埃及是可以学习和模仿的。对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他认为,这是中国领导人激发了中国人的活力。中国政府让中国人看到希望,相信只要努力就有回报,整个民族都非常有希望。如果埃及政府也可以激发出这种国民的勤奋和激情,埃及就能很快发展起来。
华西都市报记者 舒张惠 李寰 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