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希德的菜篮子
那一天拉希德陪我外出,办完事往回走的时候已经很晚。路过一个菜市场,他做了个停车的手势,“您能不能稍等我一下?一分钟,我去买个菜。”
少顷,他从菜市场回来,一溜小跑上了车,喘着粗气,抹了一把额头的汗。
我看一眼他的手提袋,一边是几个土豆、两个茄子,另一边,是五个鸡蛋。
这,就是他一家四口第二天的全部蔬菜和副食?
我的心里一阵酸楚。
想当年,其实只不过也就三两年前,拉希德的菜篮子完全不是这个样子!
记得有一次,拉希德夫妇与我结伴儿去超市,我只选了一些日用品,然后拿了一盒鸡翅,放进了购物车。我的习惯是肉食和奶类从超市采购,蔬菜水果在居民区里的小菜市场买。之所以不在超市采购蔬菜水果,是因为菜市场的不但新鲜,拖着泥带着水,一股自家菜园子的气息,而且对我来说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便宜。
再看拉希德的购物车,泰国香米、大包装的橄榄油、进口水果、冷鲜奶、鸡胸肉......还有一大堆漂亮的食品盒,里面装满不同品类的净菜!
我有点吃惊,不仅惊异于他对这些价格不菲的食品采购量如此大,而且,那么多净菜!
我承认,盒装净菜确实不错,不用择、不用洗、不用切,到家直接下锅,然而,其价格却是毛菜的数倍甚至十多倍,一向勤俭持家的我,有些舍不得。
“你们......买这么多净菜啊?”相识不久,我还不太适应自己的朋友只消费净菜。
“买净菜简单,省很多麻烦!”他随意的回答,听起来只是为了生活品质,钱多钱少没关系,一种日常习惯而已。
当他看向我的购物车时,吃惊地瞪大眼睛:“你就买这些?不买蔬菜水果吗?而且......你,为什么要买鸡翅?!”
我简单解释了我喜欢从菜市场买菜的原因,还告诉他们我很少吃肉,但偶尔吃鸡翅,其实更想吃的是鸡爪子,只不过超市里不卖鸡爪子。
“No!”此时表示不同意的,不是拉希德,而是他的妻子!只见她伸手取出我购物车里那包鸡翅,毫不犹豫放回肉食冷藏柜,换回来一包鸡胸肉!
我满脸尴尬,怯怯地问拉希德:“这......为什么?”
“在埃及,只有穷人才吃有骨头的东西!”拉希德满脸黑线,“你是有钱人,是教授,怎么可以这样不注意自己的身份?!”
这一回答,让我理解了他只采购精品果蔬的心境,也幡然醒悟为什么我刚到埃及、第一次进小市场买毛菜时,和周边环境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我,“失”了自己的身份!
其实,他们的想法、做法我完全可以理解,因为亲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巨变,从儿时的一年到头儿吃不上肉,到现如今为了保健而少吃或者不吃肉,仿佛只在弹指一挥间。
但从此,我再没和拉希德夫妇一起逛过超市。于我而言,菜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超市。对拉希德夫妇而言,会不会是我作为他们的朋友,在超市里的采购选择让他们“没面子”?不得而知,也无须求证。
然而,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么讲究生活品质的拉希德,也像我一样出入小菜市场买毛菜?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买鸡蛋不买方便携带的30枚一整包,而是只买五个?
眼前的拉希德,相比当年的豪气冲天、意气风发,简直判若两人!
拉希德可能意识到我在端详他的菜篮子,尴尬地冲我笑了笑,“我今天出门没带钱!”
为了配合他掩饰好因物价飞涨而更显囊中羞涩的窘境,我随口说了句,“还没有绿叶子菜吗?......唉,这要在北京,品种齐全,什么都有!”
这句话,既是埃及蔬菜供给的现状,也道出了我因吃不到绿叶子蔬菜而倍加思乡之苦。毕竟,在开罗,每年四五月到十一二月间,来自撒哈拉沙漠的干热干热的风,配合灼热的阳光,几乎烤焦、风干了全部的草本生命。
“埃及也快有了!”拉希德急切地打断我对北京菜市的描述,“你还不知道吗?有个好消息!前些天,几位农业科学家已经去了锡瓦绿洲,他们要在那里种菜,培育蔬菜新品种,种最好的菜,大量生产,将来不仅供应埃及,而且要出口到世界各地!”
“太好了!......都是埃及科学家吗?”我本能地认为,单靠埃及的农业科学家,在目前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是很难实现蔬菜规模化生产的。此时,我脑海里也不由自主闪现出了长期扎根在田间地头的中国蔬菜育种专家团队。
“现在去的还都是埃及人。但我知道中国人特别会种菜,希望他们能分享种菜的经验!”拉希德参观过中国人在吉萨地区的沙漠边缘开发出来的新农场,当时就对绿油油的菜园羡慕不已,而他对中国蔬菜的概念也几乎只停留在吉萨那片菜园。我心想,找机会一定要带他到华北平原的蔬菜基地开开眼!
不过,我强按下了心底油然而生的优越感以及浓烈的思乡情,还是回到了他的话题,“嗯,希望他们一起努力,让我们早一点吃上来自锡瓦绿洲的菜!......可是,埃及能种菜的土地实在是太少了!”
相比锡瓦绿洲带给我们的希望,我想到的是埃及96%的国土是不适合人居的热带沙漠,而只占国土面积4%的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不得不养活96%的埃及人。小小锡瓦绿洲的那片菜地,对偌大的埃及来说,岂不是杯水车薪!
“不少!而且会越来越多!埃及政府正在修建一条与尼罗河平行的新河谷,大片的南部沙漠和西部沙漠,在不久都有可能变成良田!”他描摹的,是已经有几代埃及人在为之奋斗的图什卡工程。虽然他正在展望大漠变绿洲的宏伟蓝图,但声调却逐渐沉了下去。不知是一整天的忙碌令他疲惫,还是对未来的信心不足让他气馁。
现实无法回避。无论理想多么远大,眼前的环境却是如此残酷。据说,刚刚过去的宰牲节,催生了埃及人民一种新的消费方式:买牛羊分期付款。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家由于付不起首付而少吃或不吃牛羊肉,同时,也有大量的牛羊因价格高昂而囤在栏里,卖不出去。
这片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将近一亿的人口,何日才能重振法老埃及的雄风,再现“欧洲粮仓”的辉煌?
我的心情有些沉重。
此时此刻,愈加想念拉希德那个曾经装满净菜和各色美食的菜篮子。
(冀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