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在埃及给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树立了一个榜样
【编者按】我国钢铁行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现已处于所谓的“严冬期”。是保守等待还是积极寻找出路?我们认为,在我国强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更好的抉择是积极寻找在海外安“新家”,将产能转移到适合的国家或地区,以求突破重围,在逆境中生长。本网转载2015年6月的一篇文章,希望对钢铁企业有所启迪。
生产玻璃纤维的巨石集团在埃及大获成功也让身处困境不能自拔的钢铁行业看到了去埃及投资和产能合作的希望。
巨石埃及项目仅仅是中国正在推进的国际产能合作中“一个国别一个行业”的一个项目,但它却提前探索并代表了中国企业与中国产能走出去的路径与选择。
为摆脱经济困境,埃及首要发展的是基础设施,其中包括苏伊士运河拓宽及周边区域的开发、埃及国内及周边公路的建设,以及为克服电力短缺而进行的水电站、火电站建设和天然气系能源的开发。其中不少领域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都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经验。
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处长李洪伟认为,中国推进产能合作的大背景和主要动力在于,中国在铁路、电力、通讯、核能、钢铁、纺织、家电等领域具备了一定的综合实力优势和国际竞争力,中国的资本、中国装备、中国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欢迎。
去年12月埃及总统塞西访华会见中国企业家时特意强调,埃及欢迎中国基建、能源和制造业企业前来投资。希望所有投资者没有疑虑地走进埃及市场。
王建军还介绍,除了埃及,目前中国正在就国际产能重点合作项目积极对接并已取得初步成果的国家还有哈萨克斯坦、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和印尼等。4月李克强总理访问拉美四国期间,也与巴西、秘鲁、智利、厄瓜多尔四国主管部门签署国际产能合作备忘录。
像埃及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多,而且市场也很广阔,中国钢企走出去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与合作国家产生化学反应,达到琴瑟和鸣的效果。(中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