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取暖,携手发展。欢迎加入埃及河北同乡会!

考古队核心成员王宁远:良渚与古埃及同代 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

分享到:
点击次数:1272 更新时间:2018年01月29日16:54:46 打印此页 关闭

考古队核心成员王宁远:良渚与古埃及同代 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

良渚遗址考古现场

王宁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大洋网讯  良渚被国家考古局定位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也是学术界公认的能证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近日,良渚遗址因为代表中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而再度受到关注。高高瘦瘦、戴着眼镜的王宁远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也是良渚古城考古团队中核心成员。广州日报记者专访了这位痴迷于良渚遗址考古的研究员。

1936年11月3日,良渚遗址第一次被发掘出来,虽然当时只是取得一些石器、陶器等实物资料,但良渚却因此重见天日,也自此开启了对良渚遗址考古发掘的序幕。

将中华文明推前了一千年

2000年,原本从事河姆渡遗址课题的王宁远因对良渚遗址考古工作心生向往,如愿以偿进入了良渚古城考古团队。当时团队一共3名考古研究员,都是一腔热血,誓要将这个课题发展下去,细算来至今也有17年。“过去因战乱等原因,良渚遗址的挖掘研究工作被中止,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恢复,总体进程十分缓慢。1986年后反山王陵、瑶山祭坛、莫角山宫殿区等遗迹的相继出土,才终于确定了良渚遗址在整个良渚文化里的地位。”王宁远说,“但因为当时良渚遗址只是挖掘出了贵族墓,以玉器文化为主,而国内有精美玉器的墓葬并不少,所以彼时良渚遗址并未成为唯一性的遗址,关注度就不如现在那么高了。2007年,良渚内城城墙部分被发现成为了另一个考古重要节点,良渚遗址进入了考古新阶段。”

此后11年,良渚古城考古团队的考古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团队人数也增至6名。他们夜以继日,通过勘探、发掘,最终确认良渚古城由内而外具有宫城,内城,外郭的完整结构,是中国古代都城三重结构的滥觞,亦发现了良渚古城外围存在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的大型水利系统。

2018年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申遗范围最终确定为:良渚古城+瑶山遗址+11条水坝。

王宁远告诉记者:“良渚遗址的意义就在于,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证据确凿、国内国外学术界都公认能证明中华有五千年文明的遗址。在那之前,国际主流学术界对中华文明有五千年历史心存疑虑,认为我们中国的文明始于商代,或至多始于四千多年前。良渚遗址的发现将中华文明的历史提前了一千年。”

“手误”发现照片上的堤坝

根据王宁远的考证,5000多年前,杭州市西北郊瓶窑镇是一片河湖遍布的水乡泽国,良渚人在这里建造了良渚古城。

2015年,良渚外围水利系统考古研究成果对外发布,这个发现震惊了中外考古界——它是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统,也是世界最早的防洪水坝系统,并将我们中国大型水利遗迹的年代提前了一倍之多。王宁远是最主要的发现人。

2009年,距古城西北面8公里处彭公有一个竹器市场在施工,考古团队意外发现了有关高坝的线索,经过后续系列调查终于又找到了其他5个坝体,他们分两组分别封堵了东、西两个山谷的来水。奇怪的是,高坝却与之前找到的塘山长坝在空间上无法连接起来,王宁远百思不得其解。

2011年,王宁远与同事拿到了一张1969年美国间谍卫星拍摄的卫星影像,他们想着能否在这个卫星照片里找到高坝区域里遗漏的水坝。之后数月,王宁远将自己关在屋内,埋头苦干,他对着这张照片细细研究,无数次点击放大查看,“谁知有一次,我点错了位置,把焦点设置在了西南方向,结果放大一看直接就发现了低坝中的一条。”王宁远回忆起当年的“手误”,笑道,“虽然整个过程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后来通过洛阳铲等勘探以及我的验证,确认了它和其它3条坝体,而低坝与高坝、河西面的山体也最终构成了整个水利系统。”那一刻,王宁远心中无比激动,他知道这将是改写历史的重大发现。

良渚人或为百越祖先

从上世纪30年代至今,良渚遗址的勘探考古工作已经进行了80余年,而这距今5300—4300年的考古学文化也在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中国文明起源的见解。

“中国的水利史是从4000年前大禹治水的传说开始,但这个传说没有遗迹,无法被证实。而在良渚之前,被发掘的灵渠、白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遗迹,距今大概只有2400多年。良渚水利系统不仅把这个年代提前了一倍,甚至早于大禹治水的年代。”王宁远表示,“良渚水利系统与其下游的古城构成了一个完备的体系,而且依照我们现有的证据,水利系统甚至比城墙建筑得更早。换而言之,良渚人首先是建立了水利系统,然后才建立了这个城墙。这个发现,对于中国文明出现模式的研究,乃至世界文明史的研究,都是一项类似于教科书般的存在。”

那么4000年后的良渚人又去了哪儿了呢?王宁远告诉记者:“由于良渚整个区域海拔很低,受到洪水的影响,经常会发大水,淹没水稻田,所以良渚人便开始渐渐向周围迁移。3700年前左右,良渚被洪水完全淹掉,良渚人也就全部离开了。他们中有的人往南走,或就变成了百越的祖先;而另外一些人则往北面进入中原。现在杭州的居民基本与良渚人已无关联。”

对话王宁远

3到5年内挖掘城门与河道

广州日报:在做这个项目的考古研究员时工作状态是怎样的?

王宁远:考古工作者是没有固定双休日的。工作状态几乎靠天,一旦下雨了,我们就无法从事室外工作,只能做一些室内研究工作。如果周末遇到晴天,我们自己也不会想休息,得抓紧分分秒秒时间在外进行挖掘、勘探工作,和朝九晚五的白领工作性质是不一样的。

广州日报:未来良渚古城考古团队的工作重点有哪些?

王宁远:未来的工作重点有四个方面。第一,我们会对良渚古城的总功能性进行精细发掘,比如挖掘城门、河道等;第二,我们将对这个水利系统进行更大范围的结构性调查,或许会发现更完整的水利系统。同时我们还将与水利专家合作,一起从其功能、结构设计等工程方面做一些功能性研究;第三,目前我们研究的主要范围集中于古城及周边大约110平方公里,但其实这个大盆地有一千多平方公里,所以我们还有一大部分区域没有彻底调查。3~5年内,我们将会对整个区域进行调查。最后,我们还会做一些良渚资源的大范围研究,比如良渚用做玉器的玉料、用做石器的石料等都是从何而来。

良渚遗址概况:

位于杭州北郊余杭区境内的良渚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区面积42平方公里,保护规划区划面积111平方公里。遗存类型丰富,遗址格局完整,揭示了中华文明国家起源的基本特征,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提供了最完整、最重要的考古学物证。特别是与古埃及同时期建成的良渚古城,无论规模和内涵,在世界同类遗址中极为罕见,堪称“中华第一城”。权威专家认为,良渚古城遗址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标准,是我国最具价值的申遗项目之一。

文/广报上海站记者李晓璐、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一条:综述:埃及总统选举塞西优势明显 下一条:埃及2016/17财年经济数据明显好转